行業信息

美國降息預期延後,中國經濟金融不及預期

譚  卓     牛夢琦     王欣恬     劉  陽     王天程     張冰瑩

招商銀行研究院


一、美國經濟:加息周期已在頂部區域

服務通脹成為美國去通脹「最後一公里」的最大阻礙。7月美國CPI通脹3.2%,較前值反彈0.2pct終結十二連跌,略低於市場預期;核心CPI通脹4.7%,較前值再回落0.1pct,符合市場預期(見圖1)。從服務通脹結構看,住房服務通脹已經開始下降,高利率對房地產市場的壓制正在向租賃市場傳導。非住房服務通脹仍處高位,這部分通脹對利率水平敏感度較低,持續受到緊張勞動力市場的支撐。前瞻地看,住房服務分項仍將在短期支撐核心通脹進一步回落。

image.png

图1:美国服务通胀仍有韧性

资料来源:Wi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美國勞動力市場邊際轉冷。7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18.7萬(市場預期20.0萬),失業率3.5%(市場預期3.6%),平均時薪同比增速4.4%(市場預期4.2%),環比增速0.4%(市場預期0.3%)。當下美國勞動力市場的整體圖景,是新增就業在僱傭需求回落主導下連續走弱,但失業率和薪資增速仍在勞動力市場供小於求主導下保持強勁(見圖2)。前瞻地看,高利率主導下的企業僱傭需求回落仍將繼續,新增就業大概率將進一步轉冷。勞動力市場供需缺口將相應進一步收斂,薪資增速隨之冷卻。由於勞動力供給或持續短缺,未來失業率的上行幅度可能不會很大。

image.png

图2:美国劳动力市场边际转冷

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美國金融條件繼續收緊。一是美國股市於2023年7月階段性見頂,高利率對風險資產價格的壓制重新占據主導地位,標普500指數較7月高點累計下跌2.4%。二是美聯儲持續縮表令貨幣供給連續8個月同比收縮,至今年7月跌幅已走闊至3.7%。三是美國商業銀行信用供給增速陡峭回落,從去年7月高點10.3%大幅下行至今年7月的-0.1%,同比轉負(見圖3)。前瞻地看,隨着利率在高位保持更久,金融條件仍將進一步收緊。

image.png

图3:美国商业银行信用供给同比转负

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美聯儲加息周期已在頂部區域,美聯儲開始關注貨幣緊縮滯後效應。鮑威爾在2023年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,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經顯著高於中性政策利率水平的主流估算值,貨幣緊縮的滯後效應仍在傳導過程之中。以政策利率下限減去CPI通脹計,當前美國實際利率水平已超2%,逼近次貸危機以來最高值(見圖4)。本輪加息周期夠快、夠高但不夠久,對貨幣緊縮滯後效應的把握就更為困難。鮑威爾表示美聯儲並不能明確指出中性利率的水平,也無法確定貨幣緊縮的滯後時長,故未來的利率決議仍將基於數據。

image.png

图4:史上最快加息周期

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緊縮政策帶來了結構性放緩,但整體上看經濟仍表現出了超預期韌性。從住宅投資和工業生產看,經濟活動確實在放緩,兩者同比增速均已轉負(見圖5)。然而,GDP增長,尤其是居民消費,表現出了超強韌性,地產行業也有一定的復甦跡象(見圖6)。持續高於趨勢的增長水平無疑加劇了美國通脹前景的複雜性。更重要的是,勞動力市場仍處供小於求的狀態,僱傭需求收縮並未帶來失業率的上行。

image.png   image.png

图5:美国经济结构性放缓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6:美国居民消费表现出超强韧性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          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前瞻地看,隨着核心通脹的進一步回落,疊加勞動力市場持續轉冷,本輪美聯儲加息周期或已見頂。由於經濟韌性持續超出市場預期,我們仍需關注未來降息時點延後和降息幅度不及預期的風險。


二、中國經濟:修復遇阻,動能有望改善

7月經濟修復遇阻,動能未能延續6月邊際改善的態勢,經濟數據同比增速超預期大幅放緩,主要由於需求不足疊加高溫洪澇災害等負面因素,並對供給形成拖累。

一方面,內需仍然疲弱。消費動能不足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增速較上月繼續下降0.6pct至2.5%,兩年複合增速較下降0.5pct至2.6%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調環比-0.06%,同比增速僅為2.5%,不到市場預期(5.3%)的一半(見圖7-8)。雖然服務消費保持強勁,但商品消費大幅走弱。大宗耐用品類消費修復動能回落,7月汽車和家電類消費兩年複合增速下行2.2pct、3.2pct至3.9%、0.6%,建材、家具類消費收縮加劇。暑期出行社交類消費需求雖較為旺盛,但收入修復偏弱壓制居民消費能力。7月末政治局會議指明擴大消費的發力方向為汽車、電子產品、家居等大宗消費,但政策落地顯效或存在時滯。8月社零同比增速或繼續回落,實際動能或低位企穩。

image.png image.png

图7:商品和餐饮消费修复动能分化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8:商品消费动能全面回落

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资料来源:Wi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固定資產投資連續第二個月環比收縮,累計同比增速下行0.4pct至3.4%,兩年複合累計同比增速亦下行0.4pct至4.5%,變化方向與市場預期相反。其中,全口徑基建投資當月同比增速大幅下降6.4pct至5.3%,為去年4月以來最低,累計增速下降0.8pct至9.4%,兩年複合累計同比增速下降0.2pct至9.5%(見圖9)。製造業投資增速較6月下降1.7pct至4.3%,為2020年10月以來最低,累計同比增速下降0.3pct至5.7%,兩年複合累計同比增速下降0.4pct至7.8%。房地產市場延續收縮態勢,商品房銷售景氣度繼續下滑,銷售面積和金額兩年複合跌幅均超過26%,區域降幅分化;房地產投資降幅繼續走闊,7月同比增速較6月下行1.9pct至-12.2%,累計同比增速下行0.6pct至-8.5%。房地產銷售未見起色,房企土地購置、新開工等前端增量行為加速收縮,後端存量投資獨木難支(見圖10)。7月末政治局會議提出在房地產領域通過發展化解風險的思路,但低迷態勢難以即刻扭轉。8月房地產相關指標同比增速或繼續顯著下行。

image.png image.png

            图9:基建投资增长承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10:房地产投资降幅持续走阔

        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另一方面,外需繼續走弱。出口新訂單指數連續五個月環比下降,單月出口收縮幅度超預期,同比降幅較6月擴張2.1pct至-14.5%(見圖11)。令人擔憂的是,中美脫鈎的負面影響在加速顯現。貿易方面,上半年美國進口商品中,中國所占份額僅為13.3%,較2017年峰值下降了8.3pct,創下2003年以來新低。金融方面,二季度國際收支口徑下我國FDI流入僅為49億美元,創下1998年有數據以來最低,較去年同期下降近九成(87%);淨流出達-341億美元,延續快速走闊態勢。

image.png

图11:进、出口同比降幅继续走阔

资料来源:Wi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內外需雙雙走弱,疊加高溫洪澇災害等負面因素拖累,工業和服務業生產修復遇阻。7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再度放緩,較6月下降0.7pct至3.7%,兩年複合增速下降0.4pct至3.7%,季調環比0.01%,明顯弱於季節性水平。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速下降1.1pct至5.7%,兩年複合增速下降0.9pct至3.1%(見圖12-13)。就業方面,城鎮調查失業率小幅上升0.1pct至5.3%,位於疫前同期水平上沿。

image.png image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12:内外需整体走弱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13:生产修复遇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资料来源:Wind,招商银行研究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资料来源:Wi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不過,積極的信號來自於通脹,PPI與CPI相繼於6月和7月見底。7月CPI同比增速-0.3%,環比增速0.2%,近六個月首次轉正;PPI同比增速-4.4%,跌幅近七個月首次收斂(見圖14-15)。未來通脹有望溫和修復,對企業盈利形成一定利好,但需求疲弱仍將制約通脹修復的斜率。受量緩、價跌、成本費用壓力仍然較大的作用,7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兩年複合降幅明顯走闊6.4pct至-10.1%,1-7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降幅收窄1.3pct至-15.5%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图14:CPI、PPI通胀或均已见底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15:工业企业利润有望改善

       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资料来源:Wi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前瞻地看,考慮到7月政治局會議明確了達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要求,8月以來會議部署的各項政策持續密集落地,未來經濟工作將圍繞經濟增速「保5%」展開。在外需持續走弱的背景下,擴大內需將成為各項政策主要抓手。8-9月,社零同比增速或繼續回落,實際動能或低位企穩。基建投資受剩餘新增專項債在三季度全部發行完畢支撐,增長動能有望出現反彈。製造業投資仍受到內外需求不足和盈利預期疲弱的制約,增長動能或繼續邊際走弱。房地產相關指標同比增速或繼續顯著下行。出口環比動能或持續弱於疫前季節性水平,但同比增速有望隨去年基數走低而見底改善。需求端的改善程度將主導生產端修復的斜率,8月季節性因素對生產端的約束將緩解,生產修復或將提速。


三、宏觀政策:精準有力,提振經濟

(一)金融形勢:大幅低於預期

金融形勢方面,7月全面低於預期。一是,全社會信用擴張減速,新增社融和信貸規模大幅低於預期。人民幣貸款和社融分別新增3,459億和5,282億,而市場預期分別為8,446億和1.12萬億(見圖16-17)。貸款方面,受經濟內生動能疲弱、政策落地節奏緩慢,疊加季末沖高效應消退的拖累,企業貸款新增2,378億,同比少增499億,其中,中長貸同比少增747億,短貸同比多減239億,票據淨融資同比多增461億。儘管近期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進一步放寬,但末端銷售降幅仍在擴大,疊加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方案仍未出台導致提前還貸現象仍存,年內居民貸款再現收縮。居民貸款減少2,007億,同比少增3,224億,其中,中長貸減少672億,短貸減少1,335億。社融方面,政府債和表內信貸是主要拖累項。7月新增政府債融資4,109億,同比多增111億,環比少增1,262億,近期政治局會議提出「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」,監管部門要求新增專項債需在9月底發行完畢,預計8、9月發行將放量,或帶動社融存量增速回升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16:7月信贷新增3,459亿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图17:7月新增社融低于预期,同比仍然少增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二是,由於宏觀經濟特別是房地產市場修復疲弱,近期信託和債券信用風險事件頻發,指向系統性風險開始抬頭。1-7月新增非標總額為102億,同比多增8,727億,其中信託貸款同比多增4,607億,支撐社融。然而,如果近期信託風險進一步發酵,或影響未來非標融資恢復。另外,市場對風險傳染的擔憂,或進一步加劇經濟主體的收縮行為,不利於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的修復。

三是,存款派生下降拖累貨幣供給。7月M2同比增速下降0.6pct至10.7%。居民端,在銀行存款利率下調的大背景下,季末回表壓力釋放後,7月理財規模迅速回升約1.6萬億,疊加居民繼續提前還款,居民存款減少8,093億,同比多減4,713億(見圖18)。企業端,信貸增速放緩制約存款派生,另外企業利潤和產成品價格仍需時日恢復,企業現金流或仍承壓,企業存款減少1.5萬億,同比多減4,900億。受經濟活躍度不強和企業信心不足影響,7月M2-M1剪刀差擴張至8.4pct,仍高於近五年均值4.2pct(見圖19)。政府端,儘管政府債融資進度仍偏慢,但受繳稅季節性影響,7月財政存款增加9,078億,同比多增4,215億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图18:居民存贷款剪刀差仍维持在10.1pct的高位      图19:7月M2-M1剪刀差扩张至8.4pct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             资料来源:Macrobo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(二)財政形勢:擴張邊際放緩

財政形勢方面,二季度以來國內經濟修復動能明顯放緩,公共財政收入修復受阻、增長承壓,疊加債務負擔加重,擴張速度邊際放緩。從預算完成進度來看,收入不足掣肘支出力度,財政收支進度均不及往年(見圖20)。中等口徑下,1-7月財政收支累計完成進度分別為56.8%和51.1%,較前五年均值低2.8pct和1.0pct(見圖21)。而實際赤字規模32,840億元,較前五年均值高11,600億元,表明財政收支壓力之下,需大量使用赤字彌補缺口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20:财政收支进度均不及往年均值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图21:二季度以来财政扩张力度边际收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资料来源:Wind,招商银行研究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资料来源:Wind,招商银行研究院


剔除留抵退稅的影響,基於可比口徑分析,7月財政收支體現出以下三個特徵:一是公共財政收入修復緩慢,非稅收入延續大幅收縮;二是公共財政支出降幅收窄,擴張放緩;三是政府性基金收支低迷,政策效果仍待顯現。前瞻地看,地方政府債券將加速發行,「一攬子化債方案」將實質性落地,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和債務負擔有望緩解。經濟修復曲折前進,財政收入有望緩慢恢復性增長,財政支出有望提速。

「特殊再融資債」或於下半年重啟發行,額度約為1.5萬億,重點支持12個債務壓力較大的省市①,用於置換地方政府部分隱性債務。特殊再融資債券納入債務預算分類管理,發行需占用地方政府債務額度。截至今年6月底,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空間(債務限額-債務餘額)為2.6萬億,空間整體有限且區域分佈不均,或由財政部進行跨省調配。短期來看,發行特殊再融資債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,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,降低利息負擔。中長期來看,此舉受到的限制較多,需與其他化債工具配合使用。在節奏上,考慮到8、9兩月為新增專項債券集中發行的高峰,並且國債發行也將提速,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或與之錯峰,集中在四季度。

(三)貨幣政策:超預期降息

7月政治局會議後各部門密集出台政策,聚焦房地產、資本市場、民營經濟、平台經濟、外資等方面,但市場反應總體平淡,指向既有政策難以實質性提振信心。有鑑於此,貨幣政策率先加力,超預期「非對稱」降息。

8月15日,央行下調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10bp至1.8%,下調MLF利率15bp至2.50%。8月21日,央行宣佈1年期LPR利率下調10bp至3.45%,5年期以上LPR利率保持不變,仍為4.2%。

本輪降息,不論時間點、力度還是非對稱結構特徵,均超出市場預期。從時間點和力度來看,這是MLF工具創設以來,除2020年4月疫情暴發初期外,首次僅時隔2個月就再次下調MLF利率,且降幅比當時擴大5bp。從結構特徵來看,本輪降息呈現「非典型」「非對稱」特徵,一是兩期限LPR利率降幅均不及MLF;二是1年期LPR利率調降幅度大於5年期以上。

在我國經濟內外需求不足、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之下,央行本次降息主要考量因素有四。一是經濟修復動能疲弱,信貸需求低於預期,「穩增長」是當務之急。二是通脹再次觸底,實際利率仍在高位,「降成本」迫在眉睫。三是房企信用風險再現,市場擔憂情緒上漲,「防風險」刻不容緩。四是美聯儲加息周期見頂,貨幣政策外部約束暫緩,貨幣政策決策中內部均衡權重上升。

同時,面對日趨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,貨幣政策亟待進一步提升效能、節約空間。因此,本次央行選擇非典型非對稱式調降LPR,試圖兼顧穩定商業銀行淨息差和優化房貸利率調整方式。一方面,近年來商業銀行經營壓力持續加大。今年上半年,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.3萬億元,同比僅增長2.6%,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4.5個百分點。此次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變,有助於增強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。另一方面,房貸利率調整方式正逐步優化。對於新增房貸,當前各城市可通過因城施策調整加點,壓降房貸利率。對於存量房貸,央行正考慮調整存量房貸利率。

總體而言,本輪降息表明貨幣政策「穩增長」訴求仍然明確,但未來貨幣政策需在多目標中取得平衡。考慮到目前擴內需、提信心和防風險仍是宏觀政策最重要的三大目標,年內宏觀政策或仍有寬鬆空間。 


(由招商銀行研究院供稿)

【作者簡介】

1、譚  卓,招商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

2、牛夢琦,招商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員

3、王欣恬,招商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員

4、劉  陽,招商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員

5、王天程,招商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員

6、張冰瑩,招商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員


首  頁 | 關于我們 | 雜誌(電子刊) | 行業信息 | 推薦文章 | 投稿系統 | 業務運營 |
辦刊地址:澳門宋玉生廣場181-187號光輝(集團)商業中心17樓K座 咨詢電話:(853)28728818 傳真:(853)28304174
版權所有:《金融創新》雜誌 網址:www.finoma.org.mo 技术支持:宏智网络科技